第352章 吊唁(1 / 3)

 古言腦洞 / 古代言情 3114 字 2024-01-23

康熙醒來,等他情緒穩定,胤礽小心翼翼的把之前的安排告訴他。“就在剛剛惠妃得知了大哥的事兒,暈倒了。太子妃去了延禧宮。”

他這是解釋為何太子妃不在。

康熙點頭,他喟嘆:“保成你很好,你是個合格的太子也是個好兄弟,可恨你大哥他不知足啊。”

胤礽:“皇阿瑪,人死如燈滅,以前的事兒就讓他過去吧。”他這是表示就此揭過,不計較大阿哥之前對他做下的事情。

“您看大哥的喪禮按照什麼規格?還有大嫂,兒臣說句不該說的,大嫂當得起長嫂風範,她落得這個下場,也是被大哥連累的。”

大福晉摺子上說是大阿哥知道做錯了,夫妻倆才會自盡伏法。胤礽卻不這麼認為,他猜應該是大嫂下的手。

一直以來,大福晉在他的印象裡都是軟弱的,她能幹出這樣的事情,說真的著實讓人驚訝。

其實這樣也挺好。本來胤礽就不打算讓老大活著,他也在想法子在不驚動康熙的情況下能把老大給做了。現在大福晉做了他想做而沒有去做的。

他覺得自己應該給對方一個體面。

人死不能復生,康熙心裡在難受該走的流程也得走。他並沒有給出答案,而是反問:“你怎麼想的?”

胤礽不假思索,“大哥畢竟是長子,按理說他理應被封為親王,但是他又犯了大錯。阿哥犯法也應該與庶民同罪,不然如何服眾。”

“只是,法律之外不外乎人情。大哥您已經懲罰過了,兒臣覺得不如在追封一個貝子吧。”

爵位不過是虛的,老大人都死了,胤礽也不在乎給他點好處來彰顯自己的仁慈。

康熙看了他一眼,隨即低頭沉思,良久他才道:“你啊就是太過仁慈才會讓他們踩在頭上。胤褆大逆不道,朕顧念著父子之情沒要他的性命,只是囚禁他。”

“原以為他知錯能改,哪知他仍不知悔改,一意孤行。這樣的人他不配得到你的優待。朕讓他以皇室的身份下葬已經是最大的仁慈。”

“梁九功,你去給禮部傳旨,胤褆就按照最末等的規格下葬,至於胤褆福晉,按照貝子福晉的規格下葬吧。”

胤礽有句話說的對,老大福晉不管是作為皇室福晉還是長嫂都是合格的,她純粹是被老大連累。如今人都死了,他也不吝嗇自己多給一些照顧。

“還有,惠妃那邊,你讓奴才仔細著點。”

惠妃畢竟是跟著他的老人了,如今也早已經不再年輕。康熙念舊,何況胤褆已經沒了,他也不願意在責怪惠妃。

說到這,他責備的看了梁九功一眼,“你也是,怎麼不讓奴才先瞞著點。”

上次弘昱暈倒,惠妃的身體就有些不大好,如今忽然得知胤褆的事兒,也不知能不能承受得住。

梁九功剛想請罪,胤礽開了口:“皇阿瑪,這回不關梁公公的事兒,本來我們是打算先瞞著惠妃娘娘的。也不知德妃從哪裡知道了大哥的事兒,是她告訴了惠妃。”

清穿太子妃:我有一個紅包群最新全文無錯無刪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