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3章 高家人在路边乞讨

 種田 / 古代言情 1412 字 2023-06-09

吳娘子聽後很開心,她素來就喜歡小綿綿,不過又怕自己兒子配不上她,一直沒有正面回應。

杜挽春只是笑笑,覺得孩子年紀太小,婚姻大事得由他們自己做主。

周大娘一聽也覺得對,所以沒有再提過此事。

這幾天秋收,三王爺和魏洵請了不少村裡的村民來割稻子。

這一年來,因為有了周家的幫助,長留村裡不少村民都賺了銀子,拿著銀子在家裡建的新宅子。

只有之前的陳家和孟家。

他們因為之前和周家結怨,所以沒有再往來,天天就種著自己的地。

以前只有他們兩家人最富有,現在只有他們兩家人最窮。

然而,窮也沒有辦法,他們也拉不下臉來找周家。

同時,杜挽春也不會願意與他們交好。

等稻子收好之後,杜挽春不僅給了他們銀子,還每人每戶給了一袋稻子。

村民們高興得不得了。

他們自個的田地也是拿了杜挽春的稻種所種,等給周家收完,他們便收自己家的。

一個月後,家家戶戶的稻子都曬好了。

由於產量是之前的幾十倍,好多人家都滿糧倉了。

這麼多稻子家裡還裝不下,正巧就聽杜挽春的賣一部分給她。

所以不到三日,周家的家門口便圍滿了來賣稻子的。

杜挽春全部用比市面的價格買了下來,

買下稻子,再派人將其打成米,然後給各個米鋪送去。

這樣,不僅米鋪的米夠賣,還能囤有糧倉。

周家又把米倉擴大了一倍,這樣才剛剛好。

本村和附近鄰村的因為靠得近,都是自己來送稻子,離著遠的,杜挽春派人親自去收。

一個村子收三天,半個月後就都收了回來。

等稻子收好之後,杜挽春發現收來的比自己想象中的還要多,家中的糧倉已經全滿了,等再多一些,估計就沒有地方裝了。

她思考過後,準備重新再建一個米倉。

三王爺非常同意,跟著魏洵親自去辦。

原本大家這以為這是小生意,殊不知,就是杜挽春這小小收米的舉動,讓周家成了他們玄月國最大的米商,富可敵國。

這夜,杜挽春拿出賬本,看了一下每家每戶送來的稻子。

其中有幾戶送來的數量早就超過,她規定的數額。

當中有一戶便是苗氏。

杜挽春笑著,嘴角微微揚起。

看來,她還真是知恩圖報的人。

苗氏這些日子都住在莊子裡,但是每天都會去地裡種地。

許大夫沒事的時候,也會去地裡幫她。

兩個人動作快,等到割稻子的時候,村裡鄉親們幫著一起,也還不算是特別累。

苗氏因為勤快,種出的稻子比平常的百姓更好,產量也高。

她買了一些給杜挽春,留在家裡的還有三十多袋大米。

這些大米夠她和孩子吃很久了。

苗氏不想在莊子裡一直打攪杜挽春,後來拿著這買米的錢,在自個田地附近建了一座小宅子。

母子倆也算是有了落腳的地。

村裡其他人拿了銀子,買雞買鴨,買豬買牛羊,一個個也過得風生水起。

還有好一些有手藝的人,用這些銀子在成安縣內擺攤,賣糖葫蘆和小糖人,還有些賣鞋墊,每天入賬的銀子都不少。

大家只要相聚在一起都會誇杜挽春和周瑞淵,說他們一個是財神爺,一個是文曲星。

所以啊,他們的日子才越來越好。

這話被路上乞討的高老太太和高老大聽見了,懊悔不已。

尤其是高老大,他埋怨自個的老孃道:“娘,都怪你,要不是你當初你不要苗月眉收那女人的稻種,我們現在跟他們一樣,吃香喝辣的,還能買上一輛馬車。”

“你瞧瞧,現在過的是什麼日子,只能乞討吃餿飯。”

高老太太聽著也很是後悔,但是很快又抬手給了自己兒子一巴掌,“你這個小畜生,還敢怪我,要怪就怪你,好好的娘子不要,硬要去攀那大戶人家的小妾,要不是為了那女人,我們怎麼可能會把地賣了,還有要不是你終日酗酒,我們怎麼可能會把宅子也賣了流落街頭!”

被繼母嫁給窮漢後,她吃糠我吃肉完本線上免費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