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5章 朝局变动(1 / 2)

 玄幻言情 / 古代言情 2069 字 2023-09-04

金陵再度沉寂了下來。

但越是平靜,就越有可能有人要倒黴。

至於倒黴的人是誰?

自然是譽王的妻弟,朱樾。

年前,皇三子豫王看中了一小吏之女,準備納其為側妃。

但此女又被譽王的妻弟朱樾看中。

因著豫王還沒有下聘,且豫王老實無寵,那小吏貪圖譽王之勢,便謊稱女兒重病,將女兒送進了朱府。

世上哪有不透風的牆?

此事很快就被豫王知曉了。

豫王氣不過,找那小吏算賬,小吏慌忙逃竄之下失足落水而亡。

小妾吹了個枕頭風,請朱樾為自己的父親報仇。

朱樾便請了一位交好的御史彈劾豫王蓄意殺人,又通過譽王妃向皇后告狀,以此替小妾報仇。

後來此案交由刑部審理。

刑部尚書蔡荃審理此案時,查到去年那場毀了半個私炮坊的爆炸就是朱樾派人做的。

正月十六日,蔡荃請旨求見梁帝,將案情陳述和相關的證詞呈遞給了梁帝。

不得不說,沈追和蔡荃註定了是一對至交好友。

去年的這一天,沈追給了太子一頓暴擊。

今年的這一天,蔡荃又將譽王拉出來溜了一圈。

志趣相投的兩個人,殺傷力是同樣的驚人。

蔡荃的陳奏成功的讓梁帝沉默了。

去年那場私炮坊的案子確實發生過一場不大不小的爆炸。

若不是前太子,也就是如今的獻王,用的是潮溼的火藥,勢必會造成嚴峻的後果。

本以為那只是一場意外,沒想到竟然是有人在背後蓄意謀劃。

朱樾?

朱樾算什麼。

只不過是一把刀。

真正想做這件事情的人,用腳指頭也能想得到,是他的姐夫譽王。

而做這件事的好處是什麼?

若是火藥沒有受潮,發生劇烈的爆炸,那麼太子就會完全喪失民心。

景桓此舉完全是不顧兄弟手足之情,預謀將太子拉下馬。

怪不得前幾天針對靖王和靜妃發生了那麼多事。

太子已經被廢,他將目標轉變到了靖王。

舊事是由夏江翻出來的,譽王那麼快就藉由舊事搞了這麼些事情。

看來懸鏡司也不乾淨了。

梁帝被氣得腦袋一陣陣發暈。

他用力的拍著案桌,怒聲呵斥,“豈有此理!真是豈有此理!”

怒氣既是對譽王,也是對夏江。

一向只忠於皇帝的懸鏡司背叛了他這個皇帝。

沒有什麼比這件事更能讓一個執棋者氣急敗壞。

良久之後,梁帝宣召了譽王,怒聲申斥了譽王一頓。

雖說譽王這事做得不地道,但到底沒有造成什麼不良的後果,梁帝便想將此事按下來。

交代蔡荃守口如瓶之後,便讓所有人都退下了,只留下他一個人在武英殿自閉。

一個時辰之後,蒙摯被宣入殿中。

出來後,蒙摯直接前往了懸鏡司,並帶去了皇帝的詔令,懸鏡司所有官員均被停職查辦。

懸鏡司的官員們頗為不解,他們完全不知道自己是哪裡做得不好才觸怒了聖顏。

但知道當年赤焰舊事的人心中都舒坦了很多。

綜影視之安魂使最新全文無錯無刪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