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1章 蜂窝煤(1 / 3)

 種田 / 古代言情 3112 字 2023-09-30

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,古人更信奉的是神明。

陸元元的唯物主義論,對古人來說,就是天方夜譚。

鄧大魁聽了小外孫女的解釋,也是一知半解。

“回稟皇上,據野史記載,人類生活的這片土地,歷經滄海桑田,山川河流幾經變換,地面上的東西被深埋在了地下,經過歲月流逝,變化成了煤礦鐵礦等等,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饋贈,人類要學會利用這些資源,才能讓自己生活的更好!”

建安帝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理論,不由暗自驚奇,估計這些話,又是那個小丫頭說的。

什麼樣的野史,上面會記載這些?

他怎麼不知道?

自己自幼也是博覽群書,知盡天下事,怎麼就沒見過這樣的野史?

皇宮藏書樓難道是擺設嗎?

他看著這位頭髮斑白的老臣,明白他確實是一位心懷天下的純臣。

這一切的出發點,都是為了朝廷,為了天下百姓。

這個提議確實不錯,建安帝不由有些心動。

因為,這是福德郡主提出來的。

那個小丫頭,決不能等閒視之。

她所做的事,乍看之下,都覺得她腦袋有問題,可是最後的結果,卻都是那麼出人意料。

臨川縣就是一個例子。

“好,朕會斟酌此事,待朕仔細看過這份計劃書之後,再做決定!”

“是,皇上,微臣告退!”

鄧大魁得到了想要的結果,就向建安帝告退。

建安帝看著手裡的計劃書,向他擺擺手,示意他退下。

不得不說,這份計劃書做的十分詳盡,從製作到銷售,都寫得非常詳細。

要是操作得當,受益的不單單是朝廷,還能解決老百姓的吃飯取暖問題。

從更長遠來看,避免了大量樹木被砍伐,造成環境惡化,致使農業受到影響。

畢竟樹木生長需要時間,生長的時間,根本跟不上砍伐的力度。

可是大越三四千萬百姓,每日要吃飯,要用去的柴火,積少成多,數量絕對能驚掉人的下巴。

朝廷,百姓,與這片大地上的一切息息相關,原來一些自然災害,也是人類自己造成的。

人類持續不斷的破壞,對自己的生活環境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。

建安帝被這個新奇的理念,引起了莫大的興趣。

回去後 ,鄧大魁把情況告訴了陸元元。

陸元元知道建安帝正在考慮此事,也就不再費心了。

畢竟這樣的大事,不是僅憑她幾句話就能幹成的。

建議她已經提了,至於結果,就不是她能左右的了的。

翌日,陸元元去了京兆府,找到京兆尹,要買下靠近京郊莊子上那幾座矮山。

京兆尹雖然疑惑她幹嘛要買山頭,因為那幾座山頭想開荒有些難度。

不過既然福德郡主要買,他就派人去大概量了幾個面積。

四個不大的山頭,大概一千多畝,以二千兩的價格,賣給了陸元元。

陸元元拿到地契,志得意滿。

正好鄧莊頭送來了挑選出來的枇杷,還有枇杷籽,陸元元當晚就去空間,把枇杷籽種用靈池水泡起來。

災年不逃荒,我帶著族人深山求生最新全文無錯無刪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