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7章 拒绝罪恶分摊(1 / 3)

 都市腦洞 / 都市 2279 字 2023-12-10

嗯?入侵物種?

汪海洋一臉懵逼的看著眼前的柳如黛,他承認自己在養魚這方面其實就是個半吊子。

要不是因為有修仙系統和可視化漁場的加持,就他這個知識儲備,真是養什麼死什麼。

他也承認柳如黛是海洋生物學的專家,人家但凡說出來的話,那肯定是屁股上掛暖瓶,有一定的水平。

可汪海洋左看右看,也不覺得手裡面的大菱鮃是什麼入侵物種啊,更不明白柳如黛為什麼會緊張成這個樣子。

在汪海洋的概念中,什麼紅火蟻,清道夫一類的才是入侵物種。

這些東西可能會對人類造成危害,或者破壞農業畜牧業,又或者會直接毀滅當地的生態系統。

當然了,最關鍵的是,這些生物毫無經濟價值,說得再直白一點,就是不好吃,華夏吃貨沒辦法發動自己的被動技能,將其變廢為寶。

可大菱鮃不一樣啊,這玩意的肉質肥美,在黑海和北海那邊都是很好的經濟類魚種。

明白什麼叫經濟類魚種嗎?就是能賣錢的,而且很好賣。

這樣的物種你跟我聊什麼入侵?你要不要去問問小龍蝦在華夏是什麼感受?

據說當初引入小龍蝦的時候,是為了治理河道汙染,可後來繁殖過於迅猛,有些失控了。

正當人們一籌莫展的時候,也不知道是哪個吃貨突然就發現了小龍蝦可以吃,而且味道相當好。

於是小龍蝦一度就從入侵物種,變成了如今需要養殖培育的物種。

瞧瞧如今市場上的小龍蝦賣的多貴,你就知道這玩意在市場上的需求量有多大了。

俗話說得好,在華夏只要是能吃的東西,就永遠都不會存在泛濫這種說法。

別跟我聊什麼物種入侵,你就一句話,是想要瀕危還是滅絕吧。

汪海洋也知道,這種說法有些誇張,入侵物種的防治,更多還是依靠那些科研人員,以及專業人士的努力才做到的,和吃貨們的關係不大。

可從另一個側面也說明了,華夏人並不認為能吃的東西入侵之後是多大的事情。

當然了,釣魚佬可能對一些羅非魚深惡痛絕,可你敢說長大一點的羅非魚味道不好嗎?

別人趕海撿螃蟹,你趕海撿仙家法最新全文無錯無刪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