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5章 一寸河山一寸血(1 / 2)

 現言腦洞 / 現代言情 2131 字 2023-08-05

一寸山河一寸血,十萬青年十萬軍!是對Y省最真實的寫照。

在那個國破山河碎的年代,Y省邊境所遭遇的戰事規模雖然無法與那些大家熟知的大型戰役相比,但慘烈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。

43年的2月,退至Y省西部的華國部隊,重建遠征軍。

43年10月,駐印軍沿華印公路重新向緬北發動進攻。

為策應駐印軍在緬北的作戰,遠征軍於44年5月強渡怒江,沿滇緬路向緬北實施反攻。

緬北滇西反攻作戰歷時一年半,斃傷俘敵軍近5萬人。

收復大小城鎮50多座,打通了華國和盟國的陸上交通,使華國戰場的補給狀況得到改善,華國軍隊為此付出了傷亡近6.7萬人的代價。

今天,在距離龍陵縣城不到十公里的密林裡,藏著一座特殊的紀念建築:嵩山遺址。(原為松山,改動一下,怕被和諧。)

06年,康洪雷導演在拍攝完《士兵突擊》後到Y省旅遊。

彼時的嵩山遺址僅是一塊不足三平米,且幾近倒塌的紀念碑。

康洪雷導演瞭解到背後的歷史後潸然淚下,並在幾乎沒有投資的情況下拍攝了知名連續劇——《我的團長我的團》。

現在打著遠征軍後代名號的網紅不在少數,但又有多少人真的瞭解,遠征軍這三個字的含義呢?

提到遠征軍,就不得不提到嵩山會戰。

嵩山會戰是14年時期,Y省西部緬北戰役中重要組成部分。

華國遠征軍於44年6月4日進攻位於龍陵縣臘勐鄉的嵩山,歷時95天。

本次戰役勝利將戰線外推,打破Y省西部戰役僵局,同時,拉開了大反攻的序幕。

嵩山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,它扼守著Y省西部進入怒江東岸的交通咽喉。

緊靠怒江惠通橋,前臨深谷,背連大坡,左右皆山。

嵩山突兀於怒江西岸,形如一座天然橋頭堡。

扼滇緬公路要衝及怒江打黑渡以北40裡的江面。

而且掌握著怒江戰場的主動權——進可攻,退可守。

還與騰衝、龍陵縣形成犄角之勢,互相呼應。

嵩山不克,滇緬公路不通,交通運輸困難。

反攻龍陵、騰衝,就會得而復失。

所以嵩山戰役是Y省西部戰役中關鍵性的戰役,被稱為東方的直布羅陀。

42年,遠征軍首次入緬作戰失利,滇緬公路被切斷。

被迫撤退到怒江東岸的遠征軍餘部與敵軍隔岸對峙,嵩山戰役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展開的。

嵩山抗戰遺址與其他遺址最大的不同,就是那些栩栩如生的娃娃兵雕像。

國家興亡不止於匹夫有責。

當地七千多名,最小八歲,最大十四歲的孩童,自發的組織起來進行鬥爭。

他們可能連槍都拿不穩,但是他們卻用行動告訴國人:民族已經到了最危難的時刻,我們該奮起反擊了!

他們用行動告訴敵軍:華夏民族鬥志不屈,華夏民族不是病夫!

在開戰前夕,敵軍非常猖狂,囂張放言:華國想要拿下嵩山,就必須留下十萬屍骨。

遠征軍當時面臨的情況是非常困難的。

當我家超市成為萬界交易中心之後完本線上免費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