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22章 抗联的困境(1 / 3)

 抗戰諜戰 / 穿越 2490 字 2023-12-22

在甄國科的詢問下,趙志也打開了話匣子,詳細地向他講述了抗聯目前面臨的各種困境。

首先就是敵我力量比例太過懸殊。

東北作為鬼子為自己打造的核心戰略基地,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,目前單單駐紮在這裡的關東軍的人數,就有七八十萬,如果再加上數不清的倭國開拓團武裝,各種商社自己的護衛武裝,單單倭國人自己的兵力至少就有一兩百萬人,更不用說還有幾十萬人的偽軍為虎作倀。

抗聯最鼎盛的時期人數也曾經達到30萬人左右,但很快就在倭軍和偽軍的鎮壓下,損失慘重,目前只剩下不到2000人,其中大多數還都是因為躲到了毛熊國境內,才暫時沒有遭到徹底全軍覆滅的命運。

趙志幾個月前從毛熊國返回東北,希望繼續起扛起抗聯的大旗打擊鬼子的時候,身邊總共只帶了4名戰士,其中兩名還在前段時間被他派回了毛熊國彙報這裡的情況。

幾個月之間總共只發展了兩名新人,其中有一個還是漢奸劉德山。

目前在坐的4個人,就是趙志手上的全部力量了。

即便是他們敢跟鬼子拼命,就這麼幾個人幾把槍,恐怕也很難對將近200萬的鬼子偽軍造成太多實質性的威脅。

第二點困難就是鬼子切斷了老百姓和抗聯之間的聯繫。

鬼子去年在華北所搞的人圈,實際上就是東北地區“集家並屯”政策的簡化版本,尚且把冀省幾個實力頗為雄厚的根據地弄得很是被動,更何況是兵力槍彈均嚴重不足的抗聯,面對完全版本的人圈。

大量的老百姓被迫離開自己的家園,被關進了所謂的隔離示範區,無數的高牆和碉堡將老百姓們和抗聯戰士們分割開來。

這使得地下組織最擅長的群眾工作,根本無從開展,而抗聯的部隊出現人員損失之後,也得不到及時的補充,平時的糧草後勤方面同樣也得不到百姓們的支援和幫助,甚至拿著大洋都沒有地方能買到急需的物資。

加上東北地處關外,交通不便,其他地方的抗倭力量也很難對這裡進行支援,所以包括趙志在內的眾多抗聯指戰員們,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隊伍的力量快速被消耗,直到變成了今天這個樣子。

還有最關鍵的一點,東北這邊的環境實在是太惡劣,而抗聯這邊的後勤補給又實在太差,使得戰士們的生存條件變得極度困難。

亮劍:我只能賣民用品怎麼了?最新全文無錯無刪減